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本刊主要报道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砷中毒、鼠疫、布鲁杆菌病、寄生虫等疾病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述评、综述、专家论坛、论著、现场调查、临床医学、检测方法、卫生管理、学术争鸣、防治经验等。《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和波兰《哥伯尼索引》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2008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2010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首页>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4255
  • 国内刊号:23-15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0年获黑龙江优秀科技期刊奖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维普收录(中)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01年第03期

胸腺肽联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活动型布鲁氏菌病疗效分析

张国侠;柴植人;马英华

关键词:胸腺肽治疗, 氧氟沙星治疗, 活动型, 慢性布鲁氏菌病, 阳性体征, 临床症状, 对照组, 人间布病, 住院病人, 治疗组, 诊断标准, 年龄, 高浓度, 病例, 现报告如下, 治愈, 阳性反应, 体温, 生存质量, 疗效判定
摘要:慢性布鲁氏菌病(简称慢性布病)活动型病人因病情长期反复、症状顽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治疗至今在临床上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应用高浓度胸腺肽联合氧氟沙星治疗29例慢性活动型布病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近年来住院病人,共59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颁布的人间布病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关节疼痛、多汗、乏力等布病常见症状。个别病人有关节肿胀、变形或肝肿大、睾丸肿大等体征。布病血清学及布氏菌皮试均有不同程度阳性反应。将59例病人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人,男性19人,女性10人,年龄为26~68(45±9)岁,病程为2.5~32(17±9)年;对照组年龄为24~65(46±3)岁,病程为3~33(17±6)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对照组:高浓度胸腺肽50 mg加5%葡萄糖250 ml中,每日1次静点,3个月为1个疗程。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氟沙星,每次0.2 g,每日2次静点,3周为1疗程,在胸腺肽治疗的首、尾2个月各用1疗程。1.3 疗效判定[2]治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体温正常;基本治愈:主要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体温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减轻,偶有发热;无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