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本刊主要报道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砷中毒、鼠疫、布鲁杆菌病、寄生虫等疾病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述评、综述、专家论坛、论著、现场调查、临床医学、检测方法、卫生管理、学术争鸣、防治经验等。《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和波兰《哥伯尼索引》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2008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2010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25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583/R
邮发代号: 14-3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0年获黑龙江优秀科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4255
- 国内刊号:23-158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三种方法检测鼠疫抗体在准噶尔盆地鼠疫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比较鼠疫监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夹心法(ELISA)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试验(GICA)检测鼠疫F1抗体的应用效果.方法三种方法同步检测,比较鼠疫F1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反应滴度.结果在9个地区,采集血清265份;ELISA、IHA、GICA三种方法检出鼠疫F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56%(28/265)、7.17%(19/265)、6.79%(18/265);ELISA的平均滴度(......
作者:热娜·吐尔地;雷刚;布仁明德;孙石;阿不力米提·买托呼提;王信惠;廖力夫;徐秉臣 刊期: 2013- 06
-
样品消化条件对尿碘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样品消化条件对尿碘测定结果的影响,为2012年新修订尿碘测定标准方法的应用提供支持.方法根据新修订的尿碘测定标准方法,使用3份标准物质[GWB09108k、GWB09109f、GWB09110m,碘含量分别为(68.2±9.0)、(138.0±10.0)、(221.0±10.0)μg/L]、5份尿样(碘含量为100~300μg/L),对消解液的浓度(0.8~1.3mol/L过硫酸铵溶液,每......
作者:马巍;李秀维;刘诗川;李淑华;刘列钧 刊期: 2013- 06
-
我国常用血吸虫病诊断方法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6亿人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约有2亿人被感染,其中2千万人有较重临床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我国至2011年底,仍有45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患者约28.7万例[1].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脏纤维化,终可导致患者继发门脉高压症等严重后果,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死亡[2-3].当前,虽然我国许多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已经处于低度传播或低度流行状态,但这种流......
作者:苏川 刊期: 2013- 06
-
云南鼠疫疫源地分布与演变
鼠疫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在具备适宜的地理景观条件下,由宿主动物、传播媒介、鼠疫菌在长期的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1我国鼠疫的起源关于鼠疫的起源学界仍没有一致共识,有几个观点影响比较大:一是认为鼠疫在太古时代起源于中亚和西亚;二是根据啮齿类动物祖先——东方晓鼠出现的年代(距今5500万~6000万年)推测,鼠疫菌在自然疫源地......
作者:宋志忠 刊期: 2013- 06
-
2000-2012年青海省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2000-2012年青海省各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以促进检测水平不断提高,为政府部门制订西部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2000-2012年全省各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外质控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2年青海省省级尿碘和盐碘实验室考核合格率均为100.0%;地市级尿碘、盐碘实验室考核合格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尿碘合格率分别为50.0%......
作者:杨佩珍;胡兰盛;蔡生花;孟献亚;马静;李亚楠;张秀丽;唐艳萍;曹慧萍 刊期: 2013- 06
-
中国地方病防治六十余年经验之解析
我国曾是世界上地方病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伊始,以血吸虫病、鼠疫、克山病为代表的地方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积极开展地方病的防治工作.迄今,我国地方病防治已走过六十余年历程,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其中根据地方病流行特征和防治工作的特点,总结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有......
作者:孙殿军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6年第35卷第一作者索引
- 2 关注贵州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热点问题
- 3 临汾市碘缺乏病8年监测结果分析
-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甲状腺功能观察
- 5 长治市布鲁氏菌病50年流行状况分析
- 6 姜黄素对饮水砷暴露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
- 7 低剂量无机砷对人正常肝细胞L-02中Sirt1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8 低蛋白摄入对雌鼠氟中毒的影响
- 9 鼠疫菌MLVA分型技术及其应用
- 10 鼠疫耶尔森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蛋白及其特异性片段的原核表达
- 11 云南省碘缺乏病实验室质控网络及外质控结果分析
- 12 数值修约书写要求
- 13 为克山病预防和控制决策的循证做好技术支持
- 14 硒芪参丸治疗克山病32例疗效分析
- 15 浙江省桐乡市一起布鲁杆菌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
- 16 改水方式对天津市氟中毒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的影响
- 17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流行趋势分析
- 18 布鲁菌病性心内膜炎文献分析
- 19 氟化钠对人成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基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 20 内质网应激在氟化物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机制中的作用